《儒林外史》是清代作家吴敬梓创作的一***篇小说,描写了儒林中的各种人物形象,讽刺了当时社会中的种种丑恶现象,并对封建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批判。以下是《儒林外史》中的一些经典语录。
1. "天下之事,切勿片言妄语,且须留心:贫何足惜,富亦瞬息,一人丧恶,垂名千载,天理人情,诬信其辞,吾以为天可击也。"——这句话意味着要谨慎言行,不轻信他人,贫富都是转瞬即逝的,只有行善才能留下美名。
2. "世间一切事好听于无求,而由求着力,实然不可得"——这句话强调了追求的重要性。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追求,才能获得成功。
3. "世间事皆为力气而至,然亦须权衡分秒,疾如弯弓射飞矢,迟如缓调声琴。"——这句话告诫人们要把握时间的重要性,迅速而准确地行动,就像拉弯弓射箭一样迅猛,但也要像弹奏琴弦一样有节奏。
4. "不求人道者,不立天道。立天道者,自当协理人道"——这句话强调了立身处世的道理。只有追求道德和正义,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与帮助。
5. "爱于心者,身其内;行于身者,名其外。未能偃炉以养性者,外不得名;偷波而上者,内不得其实"——这句话意味着要注重内外的统一。不仅要有内心的爱与善良,还要有实际的行动与实践,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认同与成就。
6. "吾尝志学捧心之术,愿足下知我心髓,虽或失之未及,颜骨尚存,未有忘其志也"——这句话表达了对学识的追求。即使一时未能达到目标,但仍旧保有追求的决心和志向。
7. "英贤者心,恒苦其志;小人者志,恒苦其心"——这句话指出了英贤与小人之间的区别。英贤人内心志向高远,经常苦于自己的不足,而小人则心志卑微,因为胸怀狭隘而常常身处困境。
8. "世事皆不可靠,唯知己可以信"——这句话强调了对人际关系的看法。在这个世界上,没有人是可以完全信任的,唯一可以信任的只有自己。
《儒林外史》通过丰富的人物刻画和生动的情节,展现了封建社会中各个阶层的形象,以及儒林不为人知的黑暗面。这些经典语录不仅具有文学价值,还对当今社会也有一定的启示和警示作用。
儒林外史是清代作家吴敬梓创作的一***篇小说,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经典之作。小说以儒学与道德为主题,通过讲述一群儒者在封建社会中奋斗的故事,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的影响和力量。下面是一些儒林外史中的经典语录,希望能给读者带来一些启示和思考。
1. "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" - 这是儒家思想中关于人生的最基本要求。一个人首先要修养自己的德行,然后才能管理好自己的家庭,继而对**和天下负责。
2. "君子贻诲,学究冲冲;小人省事,读书浑浑。" - 这句话强调了读书的态度和目的。君子读书是为了增长知识、修身养性,而小人读书只是为了应付工作或者蒙骗他人。
3. "尊师重道" - 这是儒家思想中对待师长和教育的态度。儒家强调师道尊重,学生要对师长怀有敬意,并且以道德为重来规范自己的行为。
4. "士为知己者死,女为悦己者容" - 这句话强调了士人的忠诚和女性的美德。士人应该为了真心相待的知己而舍身救友,而女性则应该以美好的容貌和行为来取悦自己的丈夫。
5. "凡人之错误,未必皆外佚而内拙" - 这句话提醒我们不要轻易以为人的错误是因为外界的诱惑而出现的,更可能是自身内在的缺陷导致的。这是对个体责任和自我反思的一种提醒。
6. "才高者志意敏捷,情理通达;才低者自矜自伤,情理离散。" - 这句话强调了人的才智对于人的品质和心态的影响。有才智的人志向高远,理解力敏捷,而没有才智的人则容易自卑和心智混乱。
7. "吾不得见众士和朋友,犹如一饼饵无人触也。" -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交往和沟通的渴望。作者希望能与身边的人有真挚的交流和分享,而不愿感到孤独和被忽视。
以上是儒林外史中的一些经典语录,这些语录体现出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和道德准则。儒家思想注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,辅助人们实现个人修养、家庭安宁以及社会和谐。这些语录中所表达的思想仍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,在现代社会仍然值得我们去借鉴和思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