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> 句子语录> 正文

六祖坛经经典语录

  • 本站原创文章,禁止转载本站原创文章,禁止转载
  • 句子语录
  • 2023-09-13 06:58:09
  • 261

最佳答案:

六祖坛经,又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,是中国禅宗宝藏中的一部重要经典。经内容主要记录了南宗禅师六祖惠能大师在坛上讲法的过程,其中蕴含了深刻的禅宗教义和智慧。

六祖坛经经典语录

以下是六祖坛经中的一些经典语录:

1. "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。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?" 这是六祖对于菩提本质的描述。他指出,菩提并不依赖于外在的事物,而是内在的觉悟。类似于没有树而有菩提,没有台而有明镜,一切本来就没有实体存在,在冥冥之中心灵清澈,无尘不染。

2. "看见心起时,即是无心时。无心无物时,即体会真如。" 此语提醒修行者,在觉察到心的运动时,就已经超越心。当心意消失,无心无物时,才能真正体悟到真如的境界。

3. "若人不悟道,即谓有人。若见有人身,即不是真人。" 六祖在此指出,如果一个人没有觉悟到道,他就是一个普通人,有身有心。而看到有身有心的人时,我们应当明白,那并不是真正的人。

4. "凡夫不悟义,外外心住境。一向迷凡识,菩提自为生。" 这句话告诫那些未觉悟真理的凡夫,他们执著于外物,心思停滞于境界之上。只有超越迷恋凡识的境界,才能真正体验到菩提之妙。

5. "觅菩提处忘情,觅觉地破心事。" 六祖教导我们,在追求菩提的道路上,应当抛弃所有的情感执着,以及对心灵的关注。只有在彻底忘却情感欲望,破除思绪心事的束缚,才能真正找到菩提的所在。

这些六祖坛经经典语录精辟地揭示了禅宗的要义,启发人们超越烦恼执著,觉悟真理的本质。它们的智慧和启示,对于修行者来说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,并且在禅宗中被广泛引用和教授。

其他答案:

焕照神光的六祖坛经是中国佛教中非常重要的经典之一。它记载了六祖惠能禅师的教诲和禅宗的核心思想,对于理解禅宗的教义和修行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。下面是六祖坛经中的一些经典语录。

1. 心外无法,何处得佛?心外无佛,何处见性?

这句话强调了佛法是从内心来的,通过内心的觉悟和开悟才可以得到佛性。只有摒弃一切外在的追求和妄想,全心全意投入内心的修行和觉悟之中,才能够真正了解佛法的本质和获得开悟的体验。

2. 人有大智慧,却迷于外道;人无智慧,却得佛道。

这句话告诫人们不要迷失在学问和知识的堆砌中,智慧不是通过外在的学习和知识积累来得到的,而是通过内心的觉悟和领悟来实现的。真正的智慧是超越表象和分析的,它是与生俱来的,只要我们能够彻底放下自己的妄想和执着,就能够开启内心的智慧之门,得到真正的觉悟。

3. 若纵一念,生死是一念;若断一念,生死是断念。

这句话强调了念头的重要性。一念起,生命的轮回开始;一念断,生死的纠缠结束。生死是由于我们的念头而造成的,只要我们能够断绝妄念,彻底放下执着和欲望,就能够超越生死的束缚,达到解脱和自由。

4. 心动则法动,心静则法静。

这句话表达了禅宗修行的核心思想。心是修行的关键,心动则一切法都会随之动,心静则一切法都会归于静。只有通过内心的静心和觉察,才能够与法相一体,达到超越思维和概念的境地,体验到真正的禅果。

5. 若见诸相,即见如来;若心不见相,即不见如来。

这句话强调了对诸相的觉察和培养内心的净空。佛法是一种直接体验的信仰,不依赖于外在的形象和观念。只有在心灵的净化和解脱中,我们才能够直接看到如来的本质和真实面目。

以上只是六祖坛经中的一小部分经典语录,它们都深刻地展示了六祖禅师的智慧和对禅宗的理解。这些经典语录不仅是禅宗的修行指南,更是对现代人们追求内心平静和禅悟的指引。希望通过学习和体悟这些经典语录,我们都能够开启内心的智慧之门,达到真正的觉悟和解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