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> 作文范文> 正文

小学课文的教案范文

教案

小学课文的教案范文

主题:《童年》

【教学目标】

1. 通过朗读课文,学生能够了解“童年”的意义,使学生对自己的童年有更深入的认识。

2. 通过写作练习,让学生掌握描述自己童年生活的方法,提高写作表达能力。

3. 通过讨论、分享,培养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,增强情感沟通与合作精神。

【教学重点】

1. 理解以及描述自己的童年生活。

2. 培养学生情感交流、表达能力。

【教学难点】

1. 启发学生对自己童年的回忆。

2. 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。

【教学方法】:

朗读法、讨论法、自编故事法。

【教学过程】

一、导入

老师通过提问开启话题:

1. “童年”是什么意思?我们都是怎么度过的?

2. 童年有什么特别的记忆?

3. 那么我们现在在想起自己的童年时,最深刻、最难忘的回忆是什么?

二、呈现材料

让学生朗读课文《童年》。并找出文章中自己觉得特别好的词、句、段落。

三、讲解

1. 阅读理解:通过读懂这篇文章,让学生了解“童年”的意义,

2. 丰富词汇:引导学生学习文章中的生词和固定搭配,提高学生语言水平。

3. 写作能力:让学生怀念自己的童年生活,并通过写作的方式来描述这些记忆,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。

四、互动交流

1. 分享自己的童年

2. 探讨、交流自己的情感、思考、感受和体验。

五、作业布置

1. 回家写一篇《我的童年》,要求字数不少于200字。

2. 自己画一个属于自己的童年回忆的图画。

【板书设计】:

童年

-生活的童年

-自己的童年

-童年的回忆

-童年中的美好记忆

【教学反思】:

1. 课前导入问题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,具有启发、导向性。

2. 通过朗读课文,呈现生动、有感染力的语言,引导学生产生情感共鸣,并且在理解文本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。

3. 在写作环节中,为了让学生写出更加真实、生动的作品,要求学生要用心回忆自己的童年,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。

4. 让学生互相交流、分享自己的童年记忆,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、语言交流、沟通协作能力,以及团队意识。

【教案范文】

课程名称:小学语文

教科书:《小学生》

课时数:1课时(40分钟)

授课对象:五年级学生

教学目标:

1. 学生能够朗读、理解并复述课文。

2. 学生能够运用正确的语音、语调和声音,清晰准确地朗读。

3.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课文中的生词和熟词,正确地运用其词义。

4. 学生能够初步认识并掌握短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要素。

教学重难点:

1. 生词和熟词的掌握。

2. 短文的阅读理解和写作。

教学过程:

一、导入(5分钟)

1. 教师利用课件或黑板,播放图片或出示与课文相关的素材,引出课题,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。

2. 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播放有关小学生的情景视频,让学生感受到真实场景的语言表达。

二、阅读与理解(20分钟)

1. 教师让学生闭眼,先进行课文的语音导读,让学生熟悉语音语调和声音。

2. 阅读课文,让学生自读、互读,让每个学生都能读到。

3. 教师对课文进行询问小问题,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,确保达到理解的程度。

4. 教师适时解释课文中生词的意义,让学生掌握词义。

三、创造性写作(15分钟)

1. 教师可依据课文内容,引导学生基于所学知识进行创意写作,引导学生注意短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要素。

2. 学生自主写作,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小组互相交流修改,检查并指导学生的写作。

四、课堂点拨(5分钟)

1. 教师从语音、语调和声音的角度,针对学生的读音进行讲解和点拨。

2. 教师成立学生小组讨论提高写作的方法,进行学生之间的评价与点拨。

五、结课(5分钟)

1. 教师进行总结,让学生深刻领会本节课的重点难点。

2. 教师提出新问题,引导学生自我学习和思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