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> 作文范文> 正文

角的初步认识教案范文

【教案范文】

角的初步认识教案范文

课题:角的初步认识

学科:数学

年级:一年级

教学目标:

1. 能够辨认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直角和钝角。

2. 了解角的基本概念,知道角的度数计算方式,并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。

3. 能够在小组合作中讨论和解决相互平等的问题。

教学重点:

1. 角的基本概念及度数计算方式。

2. 区分直角与钝角。

教学难点:

1. 理解钝角的概念及其判定方法。

2. 度数的计算和应用。

教具准备:

教师:教学计划、黑板、白板笔、教具盒。

学生:活动卡片、角的模型、白纸、彩笔。

教学内容及过程:

1、引入(5分钟)

引导学生观察桌子的角,对角的概念进行初步认识,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直角与钝角。

2、讲解(10分钟)

通过PPT的展示,简单介绍角的定义、分类及度数计算方法。

3、活动(30分钟)

a. 角的观察——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,观察到日常生活中的钝角和直角,并用颜色标出来。

b. 角度的判断——老师引领学生分别观察桌子腿上的角,指导学生用公仔模型手指比较钝角和直角的大小,并让学生进行比较展示。

c. 角度的练习——让学生自己制作两个不同角度的卡片,并且通过比较卡片的大小,让学生判断卡片角度的大小。

d. 度数的追寻——学生分组完成一张海报,自己设计角,并根据设计的角度计算答案。

4、总结(5分钟)

教师针对学生活动的结果,进行总结、评价,让学生相互分享自己的收获和心得,总结本节课学到的所有知识点,并与学生一起预测下节课的内容。

教案范文:初步认识角

一、教学目标:

1. 了解角的定义和特点;

2. 掌握角的度量方式;

3. 能够判断和比较角的大小。

二、教学重点:

1. 角的定义和特点;

2. 角的度量方式。

三、教学难点:

1. 角度的概念和量的运用;

2. 角度度量的单位。

四、教学方法:

1. 演示法:通过在黑板上画图,让学生了解角的基本概念和特点。

2. 探究法: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,掌握角的度量方式和判断角度大小的方法。

五、教学过程:

1. 导入新课:通过对生活中有关角的例子,引导学生了解角的基本概念和特点。

2. 角的定义和特点:

(1)角的定义:由两条相交的线段所围成的空间图形称为角。

(2)角的特点:角有大小和方向之分,大小用度度量,方向用正负号表示。

3. 角的度量方式:

(1)度:以圆周360等分单位度来量角,一个完整的圆周为360度。

(2)弧度:以半径长等于圆周长的圆上所对的圆心角为1弧度。

(3)直角:角度为90度的角称为直角。

4. 判断和比较角的大小:

(1)判断角的大小:将角与已知角进行比较,可分别用角度和弧度进行判断。

(2)比较角的大小:将角分别转化为度和弧度后进行比较。

六、教学总结:

通过本节课的学习,学生掌握了角的定义和特点,了解了角的度量方式以及判断和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,对于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和应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。在今后的学习中,希望学生能够认真掌握本节课学到的知识,并能够灵活运用。